top of page

你努力打拼,辛苦了大半輩子,想著要退休享清福,結果卻遭遇了...

為什麼要做拾荒?

「缺乏人際互動連結或意義感」

約40%的拾荒者屬於此類型

       有許多拾荒者,其實並不是因為經濟壓力而從事拾荒工作,而是當作退休後消遣時間的事務,蔡阿姨也表示,她只有下午的時候才會工作,拾荒是「做身體健康」的,換得的金錢就當額外的收入,此類拾荒者較無經濟壓力。

​      此外,許多拾荒者因為獨居、或是與子女感情不佳,選擇出來做拾荒,除了彌補人際交流互動外,亦可為生活賺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我都不會生病,每天早上起床都會騎腳踏車,做這個(拾荒)就當作順便運動。
 

「工時無法固定」

約30%的拾荒者屬於此類型

       有許多拾荒者投入拾荒工作,是因為家人生病,隨時需要他人照顧,例如:老年癡呆、身心障礙等,在此情況下,患者時常會出現突發狀況,因此,固定工時、早九晚五的工作並不適合照顧者,許多人就會選擇從事彈性工時的拾荒工作,方便照顧家人。
​      對於這類型的拾荒者來說,要同時兼顧工作及照顧家人,是個不小的負擔。
 

IMG_2996_edited.png

有些拾荒者也會帶著生病的家人一起工作,方便就近照顧。
 

「有經濟壓力但缺乏主流市場就業技能」

約30%的拾荒者屬於此類型

  一些受訪者提到,自己之所以會來做拾荒,是因為年紀大了很難找工作,但家中收入不穩定,加上中、低收入戶資格取得的限制,使得他們轉而從事拾荒一類的非典型勞動工作,相對受他人雇用而言,拾荒對年長者的工作門檻限制較低,只要有一台推車就能開始工作。受訪者皆有提到「年紀大了找工作很難、人家不想用你」云云,屬於在求職上因為年齡受到歧視,轉而投入接近自僱型態的拾荒工作。

就算你只想做洗碗工,年紀大也沒人要你啦,他們要招募員工也不會找我們這種人。
 

IMG_3342.JPG

投入拾荒工作的原因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對勞動參與率的調查,民國111年我國65歲以上的勞動參與率僅占9.62%,遠低於南韓的36%、日本25%、美國18%。為改善中高齡者的就業處境,台灣也在民國108年起通過〈中高齡者和高齡者就業促進法〉,鼓勵企業繼續雇用符合勞動基準法中得強制退休要件*的年長者,並在企業端、就業中心提供額外的就業促進資源。然而,根據團隊實際調查,許多年長者在就業時仍然面臨年齡歧視,再加上身兼照顧者使他們需要彈性的工時,拾荒工作就成為他們最後的選擇。

*註:我國強制退休年齡為65歲

為何多為女性年長者?

為什麼比起男性,有更多女性投入拾荒者工作?
       團隊採訪五角拌時,成員舜仁提出了這兩個答案:

      一是男性比較愛面子,可能認為拾荒工作不夠體面,而較不願從事,追究原因,這可能源自於父權社會中對男性陽剛氣質、男子氣概的追求與競爭,影響了男性群體對拾荒工作的看法,使得他們較少投入拾荒工作;

     二是,在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中,拾荒接近於清潔工作,屬於女性的工作範疇,且照顧者多為女性,投入門檻相對男性較低。

經過深思熟慮,你決定著手開始以拾荒賺錢,該選擇什麼輔助工具好呢...

拾荒者的工具們

​推車&彈力繩

拾荒者要攜帶大量回收物行走十幾公里,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就是推車,不僅省力也省時!在把手上,也會掛有幾個專屬放置私人物品的小袋子!有時為了多賺一點,他們在放回收物時也會利用紙板擴大推車的載物面積!

​彈力繩則是用來固定可能會亂跑的回收物,有些拾荒者甚至會向自行車店索取不要的輪胎內胎代替彈力繩,非常環保又實用!

IMG_1684_edited.png

美工刀

將紙箱分裝拆解時,用美工刀割開紙箱的膠帶,省力又方便!美工刀也是拾荒者時常必備的工具喔!

IMG_2957_edited_edited.png

斗笠&雨衣

拾荒途中遇到下雨大太陽怎麼辦?部分拾荒者會戴著斗笠工作,除了抵擋毒辣的太陽,也可以順便遮擋風雨,大多數拾荒者也會攜帶雨衣,免得淋濕。

IMG_2956_edited.png

塑膠袋

對拾荒者來說,一兩元的塑膠袋非常珍貴!是用來裝拾撿到的回收物,通常換取方式為向回收廠索取,賣出幾包回收物,就會得到幾個塑膠袋!

錨點 1

回收物來源

pexels-ver-vaeck-16677234.jpg

商業店家給予

       有些拾荒者,會固定和某些店家協商收取他們的回收物,例如:飲料店​、餐廳等,這種回收物來源較為穩定,但也有店家已與其他拾荒者約定的情況,此時拾荒者就必須另尋其他店家。

我有和大樓講好,固定去和他們收。

你推著推車準備把回收物帶回家整理,結果遇到了一些麻煩...

【拾荒之路的困難重重】

一、廢清法定義模糊

   按廢棄物清理法第50條規定(查同法11、12、27條),在指定區域如果不清除「一般廢棄物」堆放「有礙衛生整潔之物」,將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

  矛盾的是,政府一直以來皆提倡回收物應該是有經濟價值、得再生的物品,但當拾荒者在自家門前堆放、處理這些回收物時,環保署卻可依此法條開罰。

      五角拌提到,在法規的解釋裡,回收物及廢棄物的概念是模糊的,拾荒者其實也是在幫社區整理回收物(政府宣稱有經濟、再生價值之物),但拾荒者卻可能被鄰居檢舉而受罰,對於平均月收入僅5、6000的拾荒者們來說,遭到檢舉一次,月收入的三到四分之一,甚至全部,可能就消失,其必須負擔對其而言實屬高額的罰鍰,使拾荒者的生活雪上加霜。部分拾荒者礙於經濟壓力,不得不冒著再次被鄰居檢舉的風險,繼續在住家附近整理回收物,形成惡性循環。然而被我們所忽略的是,拾荒者其實也是我們的回收清理者,卻受到對其而言相當苛責的重罰,他們也難以擁有向外或向法律界求助的能力。

IMG_2900.JPG

圖片來源|五角拌​

為了工作需求,部分拾荒者家中難免需要堆積各種尚未整理的回收物,而這樣的狀況可能造成鄰居在衛生及環境上的擔憂。

因為收的回收量比較大,賴阿姨都會在住家門口堆放、整理回收物,有時會被鄰居檢舉、收到罰單,阿姨無奈地說:「撿紙的人就比較顧人怨。」,這一次開罰就是幾千塊,阿姨沒有能力交罰金,所以積欠了不少罰單。

【拾荒之路的困難重重】

二、社會生存空間的排擠

  拾荒者在現今社會觀念下,不僅時常被大眾認為是低經濟價值、骯髒、擾人的工作,同時,這也是一項不被理解、不被社政或福利制度保障的工作。拾荒者時常遭受店家或民眾的歧視、辱罵或攻擊,有時則是遭到旁人的誤會,蔡阿姨也提到:曾經被隔壁鄰居認為是掉落回收物的主人而受到辱罵,於訪問五角拌的過程中,也恰巧有一拾荒者前來尋求幫助,據悉應為受到不明人士攻擊頭部。

       諸如此類,針對拾荒者赤裸裸的歧視,常在拾荒者的日常出現。拾荒者受到攻擊或是誤會時,其實鮮少有求助的機會或方法,辯駁也顯得無力,或甚至是不知道如何處理相關問題,屬於相對弱勢的一方。

有一次人家誤會我,罵說我拿他的東西,啊就不是我,我不會拿人家東西,我只會拿鄰居給我的。他隔天有在那裏等我跟我道歉,我就說沒事,說開就好了。
 

【拾荒之路的困難重重】

三、道路設計及回收場分布的不友善

  拾荒者回收的工具多為推車,若必須堆放大量回收物,於搬運或運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回收物掉落的問題,且有些路段規劃沒有適合的人行道,拾荒者就需經過車流量龐大的道路,回收物掉落恐造成交通事故等狀況,而若發生車禍,拾荒者不僅身體可能受到傷害,也無法負擔高額罰鍰或賠償金。

  除此之外,都市回收場如果關閉,原本在此回收場換取現金的拾荒者勢必需要走更遠,以前往另外一間回收場維持生計,增加的行走里程,也讓拾荒者受傷的機率大大提升。

圖片來源|編輯自攝

​有些道路規畫並沒有合適的人行道,拾荒者就必須冒險走在大馬路上,對於年紀較長且推行重物的拾荒者而言十分危險,但為了生活,拾荒者每天都必須承受這種風險。

【拾荒之路的困難重重】

四、天氣不佳依然得迎著風雨豔陽前行

  有些拾荒者,礙於經濟壓力,即使天氣不適合在外行動,仍然需要收取回收物以維持收入,若遇到天氣高度炎熱尤其是現今極度高溫的情形下,拾荒者長時間曝曬於高溫環境,可能會中暑,加上疫情肆虐必須配戴口罩,工作更加炎熱而不易;若遇到下雨天,拾荒者必須穿著雨衣,淋著長達數小時的雨,才能完成回收任務。

IMG_3440.JPG

圖片來源|編輯自攝

​許多拾荒者在艷陽底下依然要帶著斗笠工作

你現在收到了以下的回收物

-各類回收物-

pexels-shvets-production-7203699.jpg
pexels-shvets-production-7203699_edited.

紙類

       紙類屬於較易取得、也容易再製的回收物,多數在路上可見拾荒者推車上不乏出現,紙疊和紙箱,根據實際調查及採訪,現今一公斤紙箱的價格約為1.8元。

       而根據回收廠資料,不同的紙類又有不同的價格計算,粗估純白紙為每公斤6-10元;報紙、影印紙與廣告紙同為一公斤3~6元;書籍紙則為每公斤2~5元。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我們日常生活中含有「紙」這個字的東西都是紙類,例如衛生紙、複寫紙和紙餐盒等都不是紙類喔!

Tin Cans_edited_edited.png
Tin Cans_edited_edited.png

金屬類

      金屬類因為本身材料容易再製,又較具經濟價值,價格通常較高,但相對的數量較少且重量較重,可能較難搬運。

      根據資料,不同的金屬有不同的價格,硬鐵每公斤7~9元;鐵罐則為8元;白鐵每公斤40元,不鏽鋼65元;鋁罐則為每公斤30~32元;紅銅線每公斤甚至可至240~350元。

       廢棄家電亦有回收廠意願不同或價格計算不同的狀況。

      而根據資料,電視按照等級一台為300~800元不等;冰箱一台500~1000元;冷氣一台500~1500元;電腦200~300元;其餘小家電則分別按公斤或數量100~300元不等。

       此些廢棄家電價格雖高,搬運其實相當困難,可先詢問拾荒者回收意願再給予喔!

hjchenntnu_appliances_without_watermark_in_the_real_world_Edito_4659409a-7367-4573-b9a6-b1
hjchenntnu_appliances_without_watermark_

廢棄家電

Plastic Water Bottles_edited.png

​寶特瓶

       寶特瓶也是常見的回收物品,雖然需要花時間整理髒寶特瓶,但近期價格為一公斤3元,相較紙類為高。

       貼心提醒寶特瓶可以先沖洗乾淨,然後將其踩扁,除了方便拾荒者們處理外,有些回收廠對於乾淨的瓶子有可能提供較高的回收價格!
       
       另外要更正一個小觀念,那就是不要撕掉寶特瓶外層的包裝!以方便後續來源的追蹤(處理商可依外包裝辨別是否為國內廠商,避免政府的回收基金補助到洋垃圾)!

Plastic Water Bottles_edited.png
800x_edited.png
pexels-magda-ehlers-2547565_edited.png

       塑膠製成物不同,各種不同塑膠大大小小可分為七大類!寶特瓶就是常見的一種塑膠類喔!有些種類的塑膠其實無法回收處理,有些可以,所以價錢也就不太一樣!
 

其實無法回收?

 -無價值回收物-

漢堡包和蘇打水

紙餐盒、紙杯

為了盛裝食物,這些「紙容器」塗有一層防水防油的塑膠淋膜,處理時必須比一般紙類多道功夫,將塑膠和紙纖維分離,這項處理技術成本高昂,手續複雜,政府又無相對應的補助,台灣的處理商大多不願意從事「虧錢」的事,因此紙餐盒、紙杯最後的去處,大多是在焚化爐。

無價值回收物對於廠商來說大多無經濟價值,因此廠商幾乎不願意收這些類別的物品,如果拾荒者收到這些物品也無法換得金錢,在整理時都會將其歸類在垃圾,再拿去給垃圾車收。

辛苦一天後,準備將回收物換取現金,發現...

價格高低     ?   

拾荒者與回收體系的關係

回收體系的不平等

  台灣的回收體系,十分仰賴政府的支持,主軸的運作方式是由政府向(紙盒、寶特瓶…)製造商收取回收清潔處理費作為「資源回收管理基金」。而回收基金為補貼最上游「處理商」處理回收物之費用,而收取回收物的價格,則由「處理商」訂立,而身處在下游的地方型回收商,及第一線接觸回收物的拾荒者們,多為個體戶及年長者,缺乏集體力量,沒有足夠的知識及體力,為自己爭取權益,拾荒者並無議價能力,只能被動接受回收物價格,整個回收體系,難由市場機制消化,幾乎由政府完全掌控產業的收支。

IMG_0432.PNG

圖片來源|編輯自製

​台灣的回收體系

更糟糕的是.. . . 

​洋垃圾的進口

  2018年時,台灣開放洋垃圾(西方國家尚未處理的回收物)進口,洋垃圾大量湧入台灣,回收物易取得性提高,國內市場供需失去平衡,嚴重影響了台灣本地的回收物價格​。

天下雜誌【台灣回收神話幻滅】第一集 洋垃圾戳破台灣回收神話

「以前一公斤的寶特瓶都能賣到15元,現在有3元就很不錯了。」

​高工時低收入

       以上種種情況,造就了拾荒者高工時低收入的困境,根據實際訪問及五角拌調查的數據,拾荒者平均一天工作10-12小時,月收入卻僅有5000-8000元,換算下來,時薪連40元都不到,年長拾荒者還可能要面對身體上的疾病、工作時的傷害,有時卻礙於經濟壓力,無法得到適當的治療,只能拖著病痛,繼續拾荒工作。

有時候賺比較多一個月也有三四千塊(蔡阿姨一天工作約三小時)

我今天早上撿紙才賣55塊,不到60,我要再去撿一點罐子,才能買點東西吃。

一天有時候100多、有時候50多,要看收到什麼。

都市回收場對於回收體系的重要性

回收場回收量龐大、貢獻良多

  政府在訂定相關制度時,並沒有把拾荒者納入考慮,使得第一線回收人員的無法得到合理的報酬,他們的聲音完全沒有進入政府的決策裡,但拾荒者對於回收產業具有重要性的事實不可否認,五角拌的舜仁也提到:觀察政府目前的想法,偏好想將回收物做中央集中管理,直接由清潔隊收取全部的回收物,但面對都市大量的回收物,更需要有多元的回收管道。舉台北市萬華區為例,根據台北市政府的資料,萬華區清潔隊一個月可收大約250公噸的回收物,而又根據五角拌的資料,位在寶興街的回收廠「光耀五金行」一個月可收100公噸的回收物,佔了清潔隊可收回收物的一半,在今年3月,光耀五金行被檢舉勒令停業後,萬華區清潔隊的回收量也上升。

北市3成資收場隱身住宅 為何僅它被勒令歇業?|公視P# 新聞實驗室

IMG_3205.JPG
IMG_3207.JPG

圖片來源|編輯自攝

​光耀五金行最後一天營業的在地展覽

回收場在都市的窘境

  根據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條例,回收場僅得設於工業區、農業區、保護區,設在住宅區的回收場皆為違法,然而矛盾的是,台北市的回收場,超過一半是屬於違法設置,環境資訊中心指出:根據台北市環保局的數據,登記營業的回收場有93家,與光耀五金行一樣不符規定的高達52家(下圖),佔全部回收場的56%,也就是說,台北市一半的回收場,隨時可能會被檢舉停業,而以回收場維生的拾荒者,也處於隨時斷失經濟來源的狀態。

52690063239_da916e2981_b.jpg

  五角拌的舜仁提到,回收場是一個民生需要的產業,所以回收場應該要離民眾很近、可方便販賣回收物的地方。在適當的管理下,基層回收商應該可以與住宅區和平共存,避免鄰避效應,社區型回收場不該就這樣消失。

       環保團體看守台灣協會於今年3月發出聲明表示:台北市的土地分區管制條例不容許這些為社區服務的基層回收商位於住宅區、商業區或住商混合區,只能和從事機械分類壓縮打包的中大盤回收商,一起棲身在都會邊緣的農業區、工業區與保護區。如此規定,等於直接抹去基層回收商存在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政府應重視拾荒者的力量和權益,呼籲北市府修訂分區管制條例,將一定規模以下的資源回收業納入「日常服務業」,允許設置於住宅區,並輔導拾荒者和基層回收業做好環境整潔管理。​

       在光耀五金行關閉後,部分拾荒者表示不做了,也有部分拾荒者只得將回收物推往更遠的回收廠賣錢。

​「在產業、都市轉型過程中,應該要思考如何照顧被影響的群體」

圖片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錨點 2

拾荒者的工作傷害

p.s.要點點圖片喔!

IMG_3212_edited.png

彎腰撿拾造成的傷害

IMG_0434.jpeg

因為回收物品通常都是大量且高度不高,拾荒者必須長期以彎腰等低姿勢進行工作,也因此在高工時及長期工作下,腰部會痠痛且可能因為長期壓迫而有腰椎等傷害,必須配戴腰帶,甚至有些必須穿著維持腰椎的「鐵衣」。

當然也是因為老了,但撿回收一直彎腰也讓我的腰很痛、駝背更嚴重,都要穿固定腰帶。

錨點 3
IMG_0435_edited.png

充滿危險的回收物

IMG_0434.jpeg

拾荒者們在處理回收物時若無戴上手套或做相關保護措施,可能於工作過程中被寶特瓶、紙類等物品割傷,或是使用美工刀整理紙箱時,不慎劃傷,也可能在拆卸相關大回收物或電器用品時受傷,有些工作者還可能因為長期拆卸及搬運造成關節間過度摩擦,產生指關節腫大的情況。

除了回收物以外,有些工具也很危險,像我之前就差點被彈力繩打到眼睛,我現在都改用腳踏車店不要的輪胎內胎。

錨點 4
IMG_0436_edited.png

高工時的體力活

IMG_0434.jpeg

因為回收物價格長期跌落,整理回收物又十分耗時,拾荒者往往需要花費時間收集大量回收物後,才能勉強換取足夠的收入。工時更造成拾荒者多為晚睡早起,睡眠不足加上年紀更影響免疫系統。

我一直以來都腰痛啊,但醫生不敢給我開(手術)啊,我也沒辦法,就讓他繼續痛。

  部分拾荒者礙於經濟壓力,不願看醫生,即使看了醫生,定期回診,也會因為拾荒者非處於正規勞動市場,所以沒有職業傷害的保險、補助、法規支持,所需的醫療費用對於低收入的拾荒者來說依然是個不小的壓力。但綜觀來看,整個社會的運行乃是正規與非正規共同支撐,拾荒者為回收體系的貢獻巨大,卻無法獲得與工作危險性質相對應的保障。

吃飯喔,我平常就是吃別人給剩下的啊,有時候剩比較多就可以多吃一點,運氣不好的話就餓肚子啊,沒辦法。

我們眼中的阿姨們

蔡阿姨

賴阿姨

IMG_2443.heic

粽子阿姨

我們可以怎麼做?

拾荒者\回收體系的問題

政府針對問題的現行措施

民間團體意見\可改善之處

拾荒者低收入


環保署「個體資收關懷計畫」
提供優於回收市場的價格給拾荒者,提高第一線資收個體戶之收入。

  民間團體五角拌指出,此計畫受用的對象為中低收入戶,許多拾荒者儘管貧困,但只要有房產,即便房產價值不高,便無法申請中低收入戶資格,因此也受不到政府的補助。
  此外,其亦認為回收體系的利潤分配不均,處理方式較應從產業面下手,而非社會福利,才能根本解決問題。政府應效仿香港訂定回收價下限,類似於訂定基本工資,以避免各廠商出價過低,剝削回收者之狀況。

IMG_0443_edited.png

數據顯示,實際列入資收關懷計畫的資收個體戶並不多。2020年,政府投入8500萬資金於此計畫,而全台申請的人數卻只有1602人,遠低於真正拾荒者的數量。對此,五角拌呼籲政府加強宣傳力道,放寬補助條件,提供更好的應對措施。

 環保署「紙容器本體來源標誌(QR code)」
 

大量紙盒黑數


 其於111年8月修正「應回收廢棄物責任業者管理辦法」,所有新生產的紙容器都要印上環保署核發的QR code ,民眾只要用行動裝置一掃,就能連結到環保署網頁,檢查製造商是否為政府列管的合法廠商,若發現沒有QR code或是標示造假,民眾可向地方環保局檢舉。
 

  五角拌對此項政策表示肯定,政府願意重視紙盒黑數的問題,也採取溯源政策,但最重要的仍是在執行層面,政府是否有足夠人力資源稽查,對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追蹤達到效果,是後續可以觀察的重點部分。

拾荒者因廢清法被檢舉


現行廢清法,拾荒者如果在家門口堆放回收物,可開罰。
 

  在《廢棄物清理法》的修法公聽會上,五角拌提出,政府應明確定義開罰條件。在《廢清法》中「不潔之物」定義不明,拾荒者認為的可再利用資源,在稽查人員或鄰居眼中可能是不潔之物,造成拾荒者頻被檢舉罰款,對於居家工作之拾荒者不友善,因此清楚定義不潔之物為當務之急。

​Q&A

五角拌 舜仁

身為一般民眾,如果想幫助拾荒者,該怎麼做?

想幫助拾荒者有很多種方法!

IMG_2996_edited.png

五角拌 舜仁

一、向拾荒者確認回收物需求

如果生活周遭有出現拾荒者,可以先詢問其有沒有偏好的回收物,由於每家廠商出價不同,拾荒者需要的品項也大不相同,若能先確認其需求,可以大大增進他們的回收效率。

(p.s.如果給予拾荒者不想收到的回收物,反而造成他們的麻煩喔!)

五角拌 舜仁

二、將回收物清洗乾淨後交給拾荒者

確實清潔回收物對環境友善,也可以減少拾荒者清理的時間成本,此外,也可以降低拾荒者家異味跟髒亂的發生。

五角拌 舜仁

IMG_2996_edited.png

三、號召鄰居加入!

與附近鄰居分享相關資訊,邀請他們一起加入友善回收的行動!

既然紙盒和鋁箔包都是無價值回收物,那我們是不是也不用那麼辛苦的分類,全部丟一般垃圾就好了?

五角拌 舜仁

雖然現行制度下,紙盒等無價值回收物的確大多最終是進入焚化爐,但分類還是有好處的!

例如:持續培養一般大眾分類的習慣及觀念,等到台灣回收制度發展更加成熟完善、可以處理無價值回收物時,就不用重新宣導了!

此外,即使會進焚化爐,但根據實驗及數據調查,同品項一起燒,可以降低碳排放率呦!

五角拌 舜仁

總結來說,在現今狀況下,維持分類習慣還是比較好的選擇呦!

IMG_2996_edited.png

​民間團體「五角拌」怎麼幫助拾荒者?

目前有三個實行計畫:拾荒者聚會合作義診友善回收據點
​我們聽聽舜仁怎麼說!

"我們認為的垃圾,是拾荒者救命的浮木"

「拾荒不應該心慌」

恭喜你完成了拾荒體驗,希望您記得的是,方才所經歷的不僅是遊戲,而是真實的在拾荒者的生命中不斷上演的情境,是他們人生十年、二十年的親身遭遇。

「的確,是人都會做選擇,但對於他們來說,真的有其他選擇嗎?」
 

—記者 余悅 周彧 陳湘云 張庭甄 報導—
 

bottom of page